“回眸‘十三五’ 奋进新双矿”系列报道之二
强管理: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
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“十三五”时期,公司上下更新管理观念,创新管理模式,对标先进企业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堵漏洞,坚持内涵挖潜与开源增收并重,把精细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,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的转变,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。——全面强化经营管理。公司上下牢固树立“过紧日子”思想,从加强经营预算及考核入手,在成本要素管控上挖潜力,严格执行生产财务预算、专用基金预算、资金预算等,层层分解落实指标,实行总额控制、动态调整、目标考核、跟踪问效。建立完善党委会、董事会、经理层议事规则,严格做到依法依规运行,形成了决策、执行、监督各司其职、有效运转、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。坚持以收定支、量入为出,所有资金支付一律由资金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,大额支出提交董事会决策,超前防范化解经营风险,确保经营目标实现。强化成本过程管控,严把材料采购、储备、消耗等关键环节,提高回收利用率和调剂周转率。着力优化成本结构,压实非生产性支出管控责任,逐步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。加强电力节支挖潜,通过调整用电峰谷比例,根据系统用电特点分别制定节电措施,实现节支降成。——全面实施技术经济一体化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公司坚持“技术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,技术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”的理念,进一步发挥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,激发企业创效“源动力”,全面实施技术经济一体化,落实总工程师抓生产过程成本控制、总会计师抓经营考核的主体责任,坚持安全效果、生产效率、经济效益“三并重”原则,把技术管理创效指标量化到生产战线,把技术节支措施前置到方案、工艺、施工“三大设计”中,不断提高技术创效能力。充分发挥公司和各矿“三结合”研究工作室作用,在各矿全部建立了“三结合”研究工作室,又相继成立了“电气创新工作室”“冲击地压研究基地”和“科技实验基地”,围绕制约安全发展、产能释放、“两效”提升等瓶颈矛盾,明确攻关课题,开展技术攻关,着力解决技术与管理“两层皮”“两条线”问题,不断提高技术经济贡献率。2015年以来,共回撤封闭25个采区、优化系统29项、完成科技攻关338项,创效12.3亿元。推广应用“110工法”累计完成沿空留巷2万余米,成功承办了全国“110工法”技术交流培训现场会。——全面推行内部管理精细化。五年来,公司上下结合实际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按照集团《关于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指导意见》的要求,以实现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为主攻方向,把推行内部市场化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,探索创建了具有双矿特色的“5+2”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,实现各级市场主体实时结算,并催生井口物资超市、“两小时物流圈”、材料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。通过全面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,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行体系,用市场机制挖掘创效潜力,促进岗位增值、个人增收、企业增效,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。目前,内部市场化管理实现生产经营性单位全覆盖。井下职工全面推行市场化工资,真正做到班清班结、多劳多得;地面职工有量可计的按劳取酬、无量可计的实行岗位承包,真正做到差异化分配。同时,大力推行大型材料和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将计划、招采、验收、调拨、租赁、维修、维护、报废等所有业务流程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,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档案,实现管理精益化。大力推行“物资集中配送”模式,实行物料网上申请、审批和自动发放,实现“订单式服务、一条龙配送”,既提高了物资采购、配送效率,又减少了采购、装料、下料等人员。大力推行物流化、超市化管理模式,改变传统采购、供应模式,对大型材料实行物流化供应,由公司物流配送中心为生产单位统一配送。对低值易耗材料实行超市管理,在各矿建立了物资超市,充分赋予班组长生产物资采购权,谁使用谁选择、谁节省谁受益,激发职工自主管控材料成本的内生动力。在此基础上,公司进一步强化煤质管理,从开采设计入手,合理搭配煤层,低质块段限采缓采,加大煤层治水、煤岩分运、单提单运力度,减少水分和灰分混入。严抓煤场“储装运”环节,利用智能化销售系统,实现称重过衡全过程无人干预,全流程网络闭环式管理,避免了运销损失。加强洗选加工,强化配煤管理,优化发运结构,追求产品效益最大化。(周中财)